《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书封
10月19日,一场以“何以华夏:解码中国人的文化源代码”为主题的《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新书分享会在四川成都文轩BOOKS·高新店举办,旨在引领读者一同探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精神脉络与当代价值。该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
专家研讨会现场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院长刘石阐释了《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的宏大立意与独特架构。他说,该书以“天道”“治世”“修身”三大篇章为架构,从天地、生生、家国、君子等12个维度,系统勾勒了中华文明理解世界、组织社会、安顿个体的完整体系。回溯一个国家的“来时路”,解码古老的精神印记,对于应对当下挑战、明晰未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黎海超结合三星堆考古发掘的经历,阐述了青铜神树、黄金面具等文物所蕴含的奇幻色彩与精神世界,印证了中华文明早期瑰丽的想象力与深邃的宇宙观。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戴路则从文学视角出发,剖析了经典文献在传承“文化源代码”中的角色。3位学者还围绕考古“实证”与文学“感悟”如何互补互证进行了深入交流。
赠书现场
活动现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代表向来自湖北、山东、天津等地的农家书屋赠送新书。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聚焦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希望这本书让基层群众更深刻理解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为乡村治理注入文化动能。农家书屋工作代表表示,该书是对农家书屋图书的重要补充,将结合该书开展相关阅读活动。
据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自2021年起策划推出学术普及读物“中华文明书系”。第一辑《从考古看中国》、第二辑《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第三辑《中国文化之美》分别获得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中国好书”荣誉。本次推出的《中华文明的精神追求》是第四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