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式早教的竞争焦虑

2023 年11月16 日,考生抵达韩国首尔的一处考点参加高考
文/《环球》杂志记者 姚琪琳(发自首尔)
编辑/胡艳芬
几年前,韩剧《顶楼》热播,其夸张的剧情——上流社会家长为了让子女考入重点高中不惜造假、操控招生的种种手段——在引发热议的同时,也让观众对韩国教育体系的严苛有了直观认知。虽然剧中情节略显夸张,但现实中韩国家长为教育倾尽所有的焦虑情绪,却真实存在。
韩国特色:小学医大预备班
如今,韩国这场教育竞赛已提前延伸到了小学阶段,甚至幼儿园。在韩国首都圈,医大预备班悄然走红。这种打着“超前教育”“抢占先机”旗号的课外培训,从中学扩展至小学生群体,已然成为韩国新一轮教育竞赛的前沿阵地。
在韩国,从医意味着高收入、高地位、低风险,是许多人心目中的理想职业。为此,家长不惜从小学就为孩子设定职业目标,于是小学医大预备班应运而生。
据韩国媒体报道,首都首尔附近的城南市盆唐地区的培训班,打着“超高速 超前教育”口号招募小学五到六年级的学生,目标是到初中三年级时完成整个高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为进入医大做足准备。
在首尔江南区的大峙洞补习班一条街,有培训班专门打造“超高速”小学医大预备班,小学五年级学生仅用6个月就能学到相当于高中二年级水平的课程。类似的培训机构吸引了众多渴望子女成为医生的家庭。
韩国统计厅今年3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韩国中小学学生总人数虽然减少了,但课外补习班开支却达29.2万亿韩元(约合15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7%,创历史新高。2024年韩国中小学生参与课外教育的比例为80%,课外教育月均支出47.4万韩元(约合2479元人民币),同比增加9.3%。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首次公布了婴幼儿课外教育的支出统计。数据显示,6岁以下儿童的课外教育平均每月支出33.2万韩元(约合1736元人民币),有47.6%的儿童接受课外教育。每周平均参加课外教育的时间为5.6小时。
在首尔江南区知名的幼儿英语补习班,4岁到5岁的孩子需学会用英文讲解人类器官系统。这并非特例,从传统的学科类教育(语文、数学、英语)到当下流行的科学课、AI编程、演讲与逻辑表达训练,补习班培训的内容几乎复制了完整的“学生生涯”,只是将时间提前到了幼儿阶段。
根据韩国教育部与统计厅联合发布的《2024年学前教育与课外教育状况调查》,首尔、釜山、大邱等大城市的儿童参加课外补习的比例远高于平均水平,部分高收入地区6岁以下儿童的参与率接近80%。这意味着,在一些“竞争激烈”的区域,补习已不再是“选择”,而是“刚需”。
“成才”与“功名”重压之下
韩国人的教育观念重视“成才”与“功名”。接受好的教育被视为改变命运的重要路径,这种观念延续至今。进入一所好大学,被视为进入上层社会和获得稳定高薪职业的保障。在这套观念驱使下,韩国家长普遍将孩子的成功等同于家庭荣誉与未来保障,教育成为家庭投入最多、焦虑也最深的领域。
从幼儿园、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每个阶段都是一场“淘汰赛”。获得三大名校——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的录取,被认为打开了阶层跃升的关键通道。尽管近年来韩国政府尝试推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改革,但“名校至上”的观念并未动摇。电视剧《顶楼》中家长为送孩子进入韩国艺术名校——清雅艺术高中而倾尽所有的情节,让人印象至深。
虽然韩国的公立教育质量和普及程度较高,但不少家长认为公立系统教学内容不够多样,无法满足孩子“领先一步”的需求。加之韩国每换一届政府,就会对应试教育进行一番改革,左右摇摆的政策让原本就焦虑的家长们无所适从,因而纷纷转向私立机构。
《环球》杂志记者住在首尔市城北区的一处小区,虽然小区并不是韩国的热门学区,但小区附近也有不少培训机构,其中最多的是数学和英语课外培训。一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对记者表示,孩子的同学几乎都在上英语和数学的课外班。很多韩国家长习惯通过课外教育完成在英语和数学学科上的“超前学习”和“能力拔高”。韩剧《顶楼》中的家教课、私教定制计划,与现实中补习班的“一对一战略辅导”如出一辙。
正因如此,近年来旺盛的需求催生了韩国高度发达的课外教育市场。据韩国《中央日报》统计,2023年首尔全境的补习班共有24284个,是首尔便利店数量的3倍。网友戏称韩国是“课外培训共和国”。
在首尔稍微大一些的小区,几乎都有学习英语、数学的学科培训班,以及学习美术、跆拳道、音乐的课外兴趣班。小朋友下了楼就能上补习班,成了家长托管孩子的好去处。
一位孩子上幼儿园的韩国妈妈告诉记者,他们一年前从美国搬到韩国,切身体会到韩国课外教育市场的高度发达和便利。这位妈妈注重孩子的体育运动,给孩子报了足球、游泳等各种课外班。她说没有想到韩国的很多课外班会派校车来小区接送孩子,还定期跟家长汇报孩子的训练状态。这些都让这位职场妈妈感觉在韩国上课外班轻松很多,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家长依赖课外班的重要原因。
但同时,这位韩国妈妈也坦言,虽然上课外班解放了家长,但确实增加了家庭经济压力。她为孩子报了七八个课外班,每月的课外教育支出超过100万韩元(约合5230元人民币)。最近韩国经济不景气,公司收入下降,她也在考虑是否要削减一些课外班,为家庭减负。
引导课外教育回归理性
根据韩国统计厅2024年3月发布的数据:月收入800万韩元(约合4.2万元人民币)以上的高收入家庭,子女的月平均课外教育支出为67.6万韩元(约合3535元人民币);月收入300万韩元(约合1.6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低收入家庭则仅为20.5万韩元(约合1072元人民币)。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为子女提供的课外教育资源相差3倍之多。
但是,即便是经济条件有限的家庭也不愿意“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为了支付补习班费用,不少家庭不得不削减生活开支。有统计显示,韩国家庭每个月用于孩子课外教育的费用普遍高于家庭的食物支出。近四成中低收入家庭表示“教育支出已成为家庭开销的最大负担”。
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为缓解升学压力并促进教育公平,韩国政府就曾全面禁止课外培训,试图通过高考改革和强化公共教育来解决问题。然而,2000年,政府这一政策又被韩国宪法法院推翻。
这一裁决后,韩国培训机构数量迅速增加。尽管政府尝试通过改革考试制度、限制补习班营业时间等措施来控制课外辅导产业的扩张,但收效甚微。
目前,韩国课外教育市场规模庞大,学生和家长对课外教育的依赖度高。如何缓解韩国的教育焦虑向低龄人群蔓延,引导课外教育回归理性,为下一代构建一个更平衡、更健康的成长环境,是韩国社会面临的巨大挑战。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