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安全架构新态势

2025-10-22 15:01:47 来源: 《环球》杂志

9月17日,沙特阿拉伯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右)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与到访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合影

文/田仲福 马晓霖

编辑/吴美娜

  新一轮巴以冲突自2023年10月爆发以来,持续牵动多方神经,其中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等反应尤为强烈。

  以色列9月9日对在卡塔尔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层成员发动“精准打击”后,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地区多国及地区组织对此表示强烈谴责,认为以方此举严重违反国际法,公然侵犯卡塔尔主权,打击斡旋和平的努力,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9月15日,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呼吁阿拉伯和伊斯兰国家团结一致应对共同挑战和威胁。

  9月17日,沙特和巴基斯坦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正式签署共同战略防御协议,约定第三方针对两国任何一国的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侵略”。有分析指出,沙特和巴基斯坦有长达数十年的军事关系,这份防御协议酝酿已久,近期地区事态加速了协议的签署。在当前中东地缘安全风险增加的背景下,沙特希望借此实现安全保障合作的多元化,巴方则寻求提升战略地位,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以制度化的安全合作来应对地区局势的不确定性。

  巴基斯坦GEO电视台称,这项协议将对南亚和中东的权力格局产生长期影响,“显而易见的是,沙特不再仅仅依赖美国的安全保护伞。这一发展表明全球秩序正在发生变化,它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GEO电视台资深记者哈米德透露,预计还将有两个阿拉伯国家与巴基斯坦签署类似协议。

加强合作基础深厚

  长久以来,沙特等海湾产油国在安全保障方面深度依赖美国,不仅为美国提供海空军基地,还耗费巨资购置美国军备,某种意义上是在向美国缴纳“保护费”。卡塔尔作为美国重要盟友,境内设有美国在中东最大的空军基地,但在遭受以色列袭击时,美国仅发表几句无关痛痒的声明,没有采取任何实际措施履行安全担保义务,阻止以色列不宣而战,更谈不上及时提供保护。

  卡塔尔的“一脚踩空”,让沙特等海湾国家进一步意识到美国的国家信誉并不牢靠,其安全保护伞并非坚不可摧,而且在关键时刻,美国极可能优先考虑自身或以色列的利益而弃阿拉伯盟友于不顾。面对复杂且日益紧张的地区局势,沙特迫切希望寻找新的可靠盟友来构建稳固的安全防线,原本就与沙特保有共同防御条约的巴基斯坦,进入了沙特优先战略倚重的视野。

  沙特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充沛的石油美元并跻身二十国集团,但在军事实力方面却存在明显短板。沙特国防预算虽位居全球前列,现役正规军约25万人且配备美欧先进装备体系,但核心技术严重依赖进口,在应对复杂军事威胁时,自主应对能力欠缺,急需强大外力保驾护航。

  巴基斯坦经济实力远不及沙特,但其国防能力特别是战略安全实力突出,并通过长期与印度的军事对峙及参与地区事务等,锤炼出一支战斗力强劲的军队,在军事技术研发等方面也具备一定实力,还是少数被指拥有核武器的国家之一。沙特雄厚的经济实力,能够为巴基斯坦提供财政援助、投资等,助力巴缓解经济困难;巴基斯坦相对强大的军事实力,则可为沙特提供安全保障。这种“富国+强兵”的组合模式,使双方资源优势互补,有力推动了两国防御合作协议的签署。

这是9月15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拍摄的阿拉伯 - 伊斯兰紧急峰会结束后的新闻发布会现场

  沙特和巴基斯坦虽然地理上分别位于西亚和南亚,但同属逊尼派伊斯兰国家,这使得两国从官方到民间的情感与文化认同紧密相连,为两国长期友好关系奠定了深厚根基,比如,沙特王室长期雇用的外籍私人安保力量就来自巴基斯坦。沙巴早在1967年就签署了共同防御协议,并在多次地区重大事件(如海湾战争、也门内战)中相互支持。在长期合作过程中逐渐积累起的深厚信任,成为两国安全合作的牢固基石。

所谓“核保护伞”受多方关注

  据美联社9月19日报道,巴基斯坦国防部长赫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9月18日表示,如果沙特需要,根据两国最新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巴基斯坦的核计划“将可提供”给沙特。阿西夫当晚在接受巴基斯坦吉奥电视台采访时就“‘巴基斯坦从核武器中获得的威慑’是否会提供给沙特”这一问题作答时发表了上述评论。

  美联社报道称,这标志着伊斯兰堡首次明确承认将沙特置于其核保护伞之下。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是向以色列发出的一个信号。长期以来,以色列一直被认为是中东地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巴基斯坦《民族报》分析称,这一协议对当前地区形势具有分水岭意义:首先,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加入海湾地区大国沙特的安全体系之中;其次,在地区局势动荡、华盛顿未来态势难以预测的当下,该协议扩大了沙特可靠盟友的范围,并构建起额外的安全保障。

  英国路透社在报道中提及,巴基斯坦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当被问及巴基斯坦是否有义务根据该协议向沙特提供“核保护伞”时,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沙特官员回应称,“这是一项涵盖所有军事手段的全面防御协议”。不过,巴基斯坦和沙特官方均未公开回应关于该协议是否涵盖提供“核保护伞”的问题。

  “阿拉伯新闻网”点评,该协议的签署时机反映了日益复杂的地区和国际安全环境。这体现了沙特实现战略伙伴关系多元化的决心。尽管沙特得到美国的安全保障承诺,但该国寻求在制定安全政策方面展现出更大的自主性。

  目前,沙特与巴基斯坦能否尽快在联训联演、情报共享等方面形成可执行机制仍有待观察。此外,在两国防务关系升级的背景下,沙特如何在维系与美国的安全合作、推进与印度的经贸合作等问题上把握平衡也存在一定挑战。

影响地区未来安全局势

  从当前多方披露的消息看,无论如何,这份协议都将在诸多层面对地区乃至全球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是沙特增强了对美关系的自主性,将来在一些国际问题尤其在中东事务上,其或许会更坚定地表达自身观点,不再受美国过度掣肘。

  第二,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公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并一直始终通过各种手段阻止周边国家拥核。如此情况下,沙巴协议对以色列而言可谓是一个明确的警示,今后以色列方面对周边国家采取类似空袭卡塔尔的军事冒险行动时或许会更谨慎。

  第三,沙巴共同战略防御协议可能鼓励更多国家跟进。一些观察家认为,这份协议的签署可能只是中东新安全架构的开端。随着沙特这个阿拉伯“领头羊”率先破局,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阿拉伯国家与巴基斯坦签署类似协议,包括阿联酋、卡塔尔甚至埃及,这些国家与沙特有着相似的安全需求。

  而硬币的另一面,是集体安全困境的加剧。如果类似沙巴这样的联手持续增多,可能刺激以色列进一步多方面加强自身军事力量。此外,遭受以色列和美国联合攻击的伊朗,也可能加速推进其核与导弹技术研发,以应对安全威胁新态势,这可能导致中东陷入“威慑-反威慑”的恶性循环,增加地区局势的不稳定。

  第四,这份沙巴协议会对印巴关系带来明显冲击。在战略威慑层面,该协议的共同防御性质将极大增强巴基斯坦与印度博弈时的底气。在印巴边境争端等问题上,无论是沙特的对巴军事援助抑或对印经济制裁,都将增加印度对巴采取激进行动的成本。此外,沙特的抉择可能引发示范效应,其他海湾国家如果与巴基斯坦强化安全合作,印度在中东的影响力或因此被进一步削弱。印度外交部称,将“密切研究该协议对印度国家安全以及地区和全球稳定的影响”。

  最后,美国相关地区战略布局或受到多重影响。美巴关系本就复杂多变,巴基斯坦战略位置重要,美国曾在反恐等事务上与之密切合作,但双方也存在诸多矛盾。这份沙巴协议签署后,一方面,美国可能会因担心巴基斯坦与沙特紧密的军事合作而在地区事务中立场更倾向沙特,从而影响美国在中东的整体战略布局;另一方面,美国可能会因担忧自身在南亚与中东影响力被削弱,继而重新评估对巴基斯坦政策,并可能加大对巴军事援助与合作力度,拉拢巴基斯坦。

  (田仲福系北方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区域国别研究院)副研究员;马晓霖系浙江外国语学院教授、环地中海研究院院长)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