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百年组织见证人与猫的故事

颁奖现场的背景屏幕上出现的是年度猫咪菲兹
文/《环球》杂志记者 赵家淞(发自伦敦)
编辑/胡艳芬
初秋的伦敦夜色温柔,空气微凉。在这个寻常夜晚,人们步入市中心的礼堂,不为欣赏歌剧或戏剧,而是为向一群无声的伙伴致敬。它们不善言辞,却以陪伴与凝望,悄然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轨迹。这就是第17届英国“全国猫咪大奖”的活动现场,一个专为猫与它们背后的感人故事而点亮灯光的夜晚。
颁奖典礼于9月24日晚拉开了帷幕。活动由成立于1927年的英国百年猫类慈善组织“猫咪保护”组织主办。现场约180名参与者共同聆听围绕疗愈、陪伴与责任展开的入围故事。评委会设立了4个主要奖项类别:表彰在社区或社交平台产生广泛影响的“纽带猫咪奖”;表彰事迹突出的“非凡猫咪奖”;专为长寿猫设立的“高龄猫咪奖”;以及在家庭中持续提供情感支持的“家庭猫咪奖”。
“年度猫咪”荣誉归属
来自威尔士波伊斯的4岁橘猫“菲兹”先后荣获“纽带猫咪奖”与最终大奖“2025年年度猫咪”。据颁奖词介绍,“菲兹”从9个月大就开始在小镇各处巡游,居民常常在银行、图书馆、健身房甚至剧院与它不期而遇。评选理由是:“它有效地将人们连接在一起。”
58岁的主人布里奥妮·洛德说:“4年多前我们养了一只姜黄色小猫,没想到它会成长为一只‘明星猫’,在自己的脸书页面上已有2300多名粉丝。”
“镇上的人都亲切地叫它流浪猫‘菲兹’,它是一只非常有个性的猫。它不仅是我的猫,也是整个小镇的猫!我为它的生活态度感到骄傲,它让许多人的日子变得不同……人们分享了太多关于它的故事——它曾闯进婚礼,还出现在婚礼合影里;它曾走上滚球赛场,迫使半决赛暂停;它还被当地剧团任命为‘助理导演’,因为它总是参加排练。大家一提起‘菲兹’,脸上都会露出笑容。”洛德说。
去年的年度猫咪“马利”来自伦敦一所为人口贩运幸存者设立的安全屋,它以稳定的陪伴,协助多位女性重建生活信心。这些故事串联起一个共同主题:猫已不再只是人类世界中的配角,它们能帮助人稳定生活节奏,也理应获得更受尊重的对待。
“猫咪保护”组织传播副总监凯特·邦廷告诉《环球》杂志记者,尽管猫总是显得高冷,但它们同样是忠诚的伙伴、温暖的慰藉,甚至能成为人类艰难时刻的精神支柱。邦廷表示,这场颁奖礼是“一场真正献给猫与主人的庆典,让我们有机会深切感念猫咪为人类生活带来的美好,并确保它们始终成为家庭与情感生活的核心”。
领养保护任重道远
其他获奖故事同样感人至深。荣获“家庭猫咪奖”的“魔术”,在主人乔恩失去未婚妻劳拉后,成为他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2019年,乔恩与劳拉在共建爱巢时收养了“魔术”。然而命运弄人,劳拉于2020年因新冠肺炎并发症不幸辞世。在共同经历这场生命重创的过程中,“魔术”与乔恩建立起超越言语的情感纽带,默默陪伴他度过最艰难的时光。而今,这只充满灵性的猫咪还将温暖延续,成为乔恩病弱母亲的心灵慰藉。
“高龄猫咪奖”得主“胡萝卜”被领养时被称为“收容所最悲伤的猫”。“胡萝卜”12岁时由主人夏洛特和罗布领养,如今已22岁,相当于人类百岁高龄,它居住于赫里福德郡莱德伯里。夏洛特领奖时表示,胡萝卜“仍健康活泼”,罗布称赞伴侣是“照料老年猫的杰出倡导者”。
自1927年成立以来,帮助老年猫及所有猫咪寻找安全合适的家园一直是“猫咪保护”组织的核心使命。该慈善机构2024年报告显示,英国共有1060万只家猫,其中240万只来自全国动物收容所、救助或重新安置中心。“猫咪保护”组织首席执行官约翰·梅呼吁社会更多地参与猫咪领养,并指出他们的收容所中仍有大量待领养的猫。他说:“如今英国年轻养猫人群增长,三分之一的猫主人年龄在35岁以下,但该群体购买而非领养的比例令人遗憾。”
“猫咪保护”组织理事会主席基特·斯特吉斯称,英国经济压力给养宠家庭带来很大影响。一些宠物主人难以照顾宠物,有些人甚至忍痛放弃养猫,甚至将猫遗弃街头。“过去3年,(英国)遗弃猫数量增长71%,预计这一状况仍将持续。”他表示,该组织将以研究人员、行为学家和兽医的实证研究作为支撑,进一步加强猫类救助与重新安置工作。
报告还显示,2024年,“猫咪保护”组织直接帮助了约19.1万只猫(日均约525只),为9.3万只猫植入芯片并促成1600只失散猫与原主人团聚;绝育16.8万只(其中1.3万只为野猫),为约2.9万只猫找到新家,并通过咨询与支持让850只得以留在原家庭。
人与猫相互守护
英国兽医詹姆斯·赫里奥特在其著作《万物生灵渺小而伟大》中说:“我希望人们能意识到,动物完全依赖我们,它们无助,就像孩子一样,是托付给我们的一份信任。”
业内人士指出,动物福利事业离不开社区支持与志愿服务。约翰·梅表示,该组织拥有约1200名员工与超9000名志愿者,2024年累计服务近370万小时。
97岁的贝丽尔·詹金斯便是其中一员,她为获救动物编织安抚毯已逾20载。受母亲启蒙,她曾在二战期间为士兵织衣,如今将作品捐赠给“猫咪保护”组织在伦敦的一处援助中心。
颁奖典礼还揭晓了“年度兽医奖”,该荣誉由西萨塞克斯郡“格雷兰兹猫诊所”的兽医约安娜·希曼斯卡获得。她所在的诊所是一家专为猫设立的诊疗机构,从灯光设计、噪音控制,到操作流程与镇痛目标,均依据猫的应激特点进行了专门设计。
“猫常被误解,人们认为它们独立自强,实则默默承受痛苦。”希曼斯卡说,“为它们发声是我们的责任,亦是殊荣。”她指出,长期以来兽医研究与临床多以犬为中心,而她希望确保猫获得同样的专业重视。主办方也希望通过此奖项,将专业猫科关怀理念带入更广泛的公众视野。
她还告诉记者,猫在提供情感支持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许多报告表明它们能感知人体变化,包括疾病征兆。今年“非凡猫咪奖”得主“沃德”便是例证,它会在主人劳拉癫痫或心脏问题发作前轻放爪子并发出微弱叫声示警。
劳拉称,曾经的独居生活让她倍感孤独,她渴望有个生命在身边陪伴。但她身患多种疾病,包括癫痫、孤独症和功能性神经障碍,随时都可能癫痫发作,行动也多有不便。
“沃德似乎总能预知我的发病时刻。它会来到我身边安静坐下,将爪子轻轻搭在我身上——这是它平时不会做的动作,然后凝视我的双眼,发出最轻柔的叫声。这是在提醒我该找个柔软的地方躺下,以免在随后的发作中受伤。”她说。
“这些时刻让我感受到被爱、被呵护的温暖,它让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其实沃德是只容易焦虑的猫,但它照顾我的意愿完全超越了自身的不安。无论它多么焦虑,只要我身体不适,它都会放下所有不安来到我身边。我的心理健康问题与身体状况恶化几乎同时出现。曾经我一度需要被强制留在医院接受治疗,那时我以为人生将长久黯淡无光。但自从沃德来到我的生命里,这样的情况再未发生。我由衷感激生命中有它相伴,有了沃德的陪伴,我知道未来的日子将会更加幸福安稳。”劳拉讲述道。
兽医什切尔斯卡还表示,未来,她将与同事们一起,邀请更多猫主人走进诊所,向他们普及疾病预防与动物福利知识。


手机版